今年第6号台风“韦帕”已于7月19日夜间加强为台风级。19日下午,中央气象台与香港天文台、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、广东省气象台举行联合会商,集众智研判“韦帕”的发展趋势与影响。
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许映龙主持会商,四家单位预报员通过视频会商系统分别陈述预报理由,共同研判“韦帕”未来移速和路径强度变化,及带来的包括大风、降雨和风暴潮等影响。会商意见基本一致,根据预测,“韦帕”将于7月20日中午前后经过香港、澳门近海,风力可达10级至12级,阵风13级至14级,给两地带来暴雨到大暴雨,局地有特大暴雨,同时也将带来1—2米的风暴增水。许映龙提醒香港、澳门气象部门加强戒备,特别警惕台风靠近近海时风雨潮影响。
7月19日,香港天文台和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利用有人机携带下投探空仪,在相关空域内进行下投观测,进一步补充传统海面气象观测的不足,相关数据共享至中央气象台,帮助预报员分析“韦帕”的强度和三维结构。
7月20日9时20分,香港天文台发出“十号风球”,预测香港平均风速达每小时118公里(32.8米/秒,12级)以上。据悉,香港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分为一号、三号、八号、九号和十号五个级别,最高的十号飓风信号,俗称“十号风球”,表示风力已达到或将达到飓风程度(即持续风速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)。20日上午,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相继挂出8号和9号风球,持续发布黄色风暴潮警告,预计即将于20日12时30分挂出“十号风球”。
“近年来,中央气象台及广东省气象台等单位与港澳气象部门的互动愈发紧密。”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预报中心主任赵伟介绍,“自2018年首次联合会商研判台风‘山竹’,联合会商机制已成为常态化,这为做好区域防灾减灾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。” (作者/刘倩 闫泓)